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866章 风骨清峻池奕卿[2/3页]
着他躲过了那场大清洗。
如今每日依旧雷打不动地去衙门点卯,领着那点塞牙缝都不够的俸禄,成了六部衙门里一道奇景。
人人都知池大人是块“活牌位”,可谁也说不上他究竟管些什么。
他那几个儿孙更是青出于蓝,连科举的边都摸不着,全靠着祖传的那点子钻营本事混日子。
池二爷在太常寺挂了个“协律郎”的虚衔,整日里跟着戏班子厮混。
池三爷更绝,不知走了什么门路,竟在鸿胪寺捞了个“通事舍人”的闲职,专管番邦使节入京时的车马调度——说白了就是个带路的。
偏生这父子几人还自视甚高,每逢宴饮必要吹嘘祖上爵位。
有回醉酒后,池老太爷竟拍着桌子说自家是“潜龙在渊”,惹得同僚们暗笑不已。这话传到御史耳朵里,第二日就有人上折子弹劾,吓得他三个月没敢去衙门应卯。
要说池家完全没出过像样的人才,那也不尽然。
池越和池霜的爹,也就是池老太爷的长子池奕卿,当年可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,二甲第十七名,是池家近百年来唯一一个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的人。
池奕卿生得眉目如画,又写得一手锦绣文章,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时,连先帝都曾赞他“风骨清峻”。
他批注的《通鉴》节选曾被抄录成册,在翰林院中传阅。
当时的首辅大人还说过,“此子他日必为国之栋梁”。
就是这样一个儿子,在亲事上忤逆了池老夫人,令其勃然大怒。
当年科举高中后,老夫人就已相中应将军的嫡女。
这应将军就是后来在清尘计划里造反的那位。
池奕卿却道,“儿子只心系青青一人。”
“你可知应家门第何等显赫?”池老夫人当年怒摔茶盏,飞溅的碎瓷在池奕卿眼角划出一道血痕,后来一直留着一道浅疤,“应大将军手握北翼十万铁骑!朝中多少王孙公子求娶他家嫡女而不得!”
池奕卿却纹丝不动,任凭鲜血顺着脸颊滑落,“儿子此生
第866章 风骨清峻池奕卿[2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