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顾正臣的揣测[2/3页]
过卷宗之后便放在了桌案上。
这起案件并不复杂,甚至可以说是一目了然。
顾正臣看了看惧怕又悲痛的肖九成,一个四十五六的人哭得那个伤心,敲了敲桌子,言道:“从派人骑马南下,虚晃一枪来看,县丞王舟确实是个聪明人。可问题是,聪明人怎么会想不明白,逃,是逃不出去的?”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
你跑能跑到哪里去?
古代事发了,全家上下都得一起死,为啥就没几个跑路的?
毕竟许多时候案发到满门抄斩,这之间有个过程,之前也有些苗头,并不是说瞬间天崩地裂,来不及走人。
说到底,你能跑,但在朝廷力量之下,跑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甚至可能因为你跑路了,原本要杀一家人的,需要加上三族,原本要灭三族的,那可能就是九族消消乐了。
在这种逃不了,又不能连累更多人,加上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”的传统观念,古代很少出现官员畏罪潜逃的事。
官员又不是流寇老贼,那可是有档案文书的,籍贯在哪里,哪一年成婚,哪一年考中的举人,老丈人是谁,这都清清楚楚,跑有什么用?
跑了和尚,跑不了庙。
跑了自己,你还能带着一家老小、整个家族一起跑路不成?
如今大明整体上来说相对平和,内治相当稳定,除了云南、四川、陕西与沿海等地偶尔闹出点小动静外,就没什么人敢折腾,朝廷有的是人手、意志、能力去抓捕逃窜的官员。
跑了迟早也会被抓回来,罪加一等。
王舟不会不清楚这一点,那他为何还要跑?
只是为了自己活命,就不顾其家人死活了?
肖九成抬袖子擦了擦眼角:“镇国公,现在不是计较他为何还要逃的问题,而是需要尽早抓其归案,现在可以证明,王舟不走古轵道,很可能走了其他道路,应该安排人去布政使司,差人封锁出晋之路,甚至是派人去蒙城,蹲守王舟……”
顾正臣看了看肖九成,问道:“肖知县
wWω.χΓεàd八.CòΜ
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顾正臣的揣测[2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