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七百五十六章 两篇不值一提的小文章  新官路商途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七百五十六章 两篇不值一提的小文章[3/3页]

  从头到尾细看。

  他接过打印稿后,视线就先往摘要部分扫过去,看了两眼,眉头就大皱起来,又快速翻看了几页,就拿起随身携带的手机,拨打了一个电话过去:

  “钱工,你在办公室吧?你现在立即登上东洲工学院的学校网站,搜索它们最新一期学报刊侠的两篇有关合成石墨的论文,第一作者分别是萧良以及沈奕、邵芝华,通讯作者是王驰鹜、蔡春。你联系马国福、朱畅立刻到你办公室,好好看看这两篇论文……”

  “这两篇论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”韩振亚看到吴东疆放下手机,惊问道。

  “不可能,不可能,这两篇论文写的东西不可能实现,”吴东疆摇头说道,“石墨存在微观晶格缺陷,层间作用力太弱,导致倍率性差,不是简单的物理改性就能克服的——”

  见大家不理解,吴东疆简单的解释道:

  “就是石墨的微观原子间,塞不进太多的电子,导致作为电池负极进行充电时,能充进去的电子数量少,整体表现就是电池能量密度低。国外研究这一块有好些年了,在这些方面早做了无数次实验,要是能够克服,早就出成果了。真要拿石墨去做锂电池的负极,电容量比镍氢电池都高不到哪里去,又怎么可能比碳微球高这么多?日本当年为什么舍弃石墨,而用工艺这么复杂的碳微球负极,难不成还没有研究透石墨材料?”

  “啊?”丁文江、韩振亚、韩振国以及温骏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士,听不懂太多的专业术语,一头雾水的问道,“吴书记说姓萧的论文瞎写,以致其他地方发不上,只能发东洲工学院的学报上?”

  “……”吴东疆没有应声,他倒是期待如此,但也知道以萧良今天的地位,实在不需要如此。

 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,一时间陷入沉默,大家都想到另一种可能,就是萧良跟手下的研究人员在锂电池领域,做出叫吴东疆难以置信的研究成果来了?

  “砰砰……”这时候有人敲门,陈逸森走进来,手里也拿着一叠打印稿。

  陈逸森注意到吴东疆手里已经有一份打印稿,瞥眼看到正是萧良发表在东洲工学院上的那两篇论文,微微惊诧的说道:“哦,吴总已经在看萧良的这两篇论文了啊——郑先生还想着叫我将这两篇论文打印出来拿给吴总看呢!”

  郑仲湘刚才在餐厅里没有办法,也没有心情出声提醒吴东疆、韩振亚不要去招惹萧良那孙子。

  不过,他也不想吴东疆、韩振亚下午会场再提这事,让萧良有得意扬扬的机会,这才让陈逸森拿论文过来。

  “哦,韩总的秘书刚刚打印了一份拿过来,我粗略翻了一下,觉得很不可思议,”吴东疆抑住内心的震惊,说道,“我也没有时间细看,刚打电话给集团的技术人员,让他们分析一下。”

  陈逸森抿了抿嘴,事情已经到这一步,已经不是灭自己威风的事了,据实相告道:

  “蜗巢科技在液锂负极技术确实是取得很大的突破,我们大概在两个月之前就得到消息,大体确认星源时代目前约有一半的电池产品采用全新的负极材料,生产成本更低,能量密度大约还能提高20%。我们推测蜗巢科技围绕新的负极材料进行电解液、正极材料、隔膜材料以及界面控制等一系列的技术整合,实际能制造的液锂电池,能量密度可能要比市面主流产品高达30%左右。”

  “这么高!提高30%的能量密度?”韩振亚不懂具体的技术细节,但他负责宏亚的pc制造业务,具体参数还是懂的,震惊说道,“这不是要把镍氢电池彻底扫除出中高端市场?”

  早年的充电电池以镍镉电池为主。

  镍氢在2000年都要算新一代主流充电电池了,除了不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镉污染外,能量密度要比传统镍镉电池高出一点五倍。

 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,更轻便,但一方面电子产品的便携性最近两年才刚刚凸显出来,更主要还是制造成本太高,综合性价比还没能对镍氢电池形成相对优势。

  大家都觉得,哪怕锂电池未来在高端电子产品有很强的竞争,但目前还没有呈现出取代镍氢电池的趋势出来。

  一些技术分析机构认为,液锂电池的能量密度,倘若能再提高30%,才能在中高端便携性要求高的电子产品,获得对镍氢电池的取代优势。

  而这估计应该是两千零四、零五年之后的事情。

  随着技术的进步,液锂电池每年都有一定的提高,但从能量密度,每年也就提高百分之五六的样子。

  现在陈逸森走过来,告诉他们,蜗巢科技的液锂技术,很可能已经实现了零四、零五年所预测的水淮?

  “不可能,不可能,”吴东疆摇头说道,“星源时代实际生产的电池,能源密度不比日韩主流产品更高,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关注——他们不可能宁愿承受巨额亏损,也故意不用更好的技术吧?”

  “情况确实是如此,”陈逸森说道,“他们现在实际投放市场是两种电池,其一是完全采用恩益电气的技术、原材料制造,其二除了新一代负极材料完全自产外,还有很多材料都是采购于国内。目前看这两种电池,跟日韩市场主流锂电池表现相仿,新一代负极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什么优势来,关键问题不是蜗巢科技的负极技术表现不如预期,而是其第二种电池采用的国产材料纯度不够,又或者同时往里面故意添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添加剂。目的应该就是在产能建设完成之前,蜗巢科技或者星源时代,无意拿他们的先进技术惊扰到市场,争取更长时间的进行产业化的布局!”无错小说网

  “也就是说,星源时代要是在第二种电池上,都采用日本进口的原材料,就很有可能实现能量密度30%的提升?”周亦陈这一刻都忍不住震惊的问道。

  “我们找了日本的专业实验室对星源时代的电池进行拆解,初步给出的报告,确实是这样的结论,”陈逸森说道,“我们能肯定蜗巢科技有意拖延技术的公开,要不是他们申请的专利已经到了技术公开期,这两篇文章他们都未必会发表。在这一点上,萧良这个人真的非常的阴!”

  “他们采购国产材料,成本上是不是更有优势?实际上早已经实现盈利了?”温骏忍不住震惊的问道。

  “确实是如此,”陈逸森说道,“我们找关系调阅更详细的税务审计报告,星源时代去年开始大额计提研发经费,才暂时没有实现盈利,但今年考虑到汇率等因素,肯定能实现盈利,净利润规模可能会不小。我们现在基本也能确认,鸿盈科技工业园的规划,很有可能会按照其宣称的落地执行。”

  丁文江、韩振亚都倒吸一口凉气:

  萧良入主和永电子更名鸿盈科技重新上市,目前市值仅五十亿港元,萧良宣称到零五年左右,计划拿两百亿在东洲建设鸿盈科技工业园,专注电子代工领域的发展,他们认为这纯粹是萧良给省里画的大饼。

  如果说星源时代覆盖这么高的研发投入还能产生利润,意味着萧良手里剩余逾七十亿资金,就能全部拿来建设鸿盈科技工业园,考虑其手下诸多企业盈利以及华茂、鸿臣、泛华等合作企业的参与,考虑金融机构以及从香港证券市场获得融资支持,五年时间两百亿的投资规划,至少从资金上是完全不成问题了……

  也就是说鸿盈科技工业园不是大饼?

  省委书记王相泉、省长刘格这段时间对东洲系的态度都有明显积极的转变,是更早一步得到汇报,还是有其他的信息源?他们之前还以为是深水港通航、华茂重工投产等缘故呢………

第七百五十六章 两篇不值一提的小文章[3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